
基本情况:
吴杨杰,男,1991年7月生,博士,校聘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硕士生导师。2014年本科毕业于福建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2017年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2022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建筑(抗日战争时期建筑史)与工业遗产研究。
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省社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在《建筑学报》、《建筑师》、《世界建筑》、《建筑史学刊》发表中英文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本,并指导学生参与设计竞赛获奖多项。代表性成果如下:
[1]Wu Y. Searching for the heritage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A study on the site selection strategy of the defence industrial buildings of the National Resources Commission (1937–1945) [J]. PloS one, 2024, 19(11): e0311436. [IF(5) 3.3,JCR 1区]
[2]吴杨杰; 朱晓明. 烽火淬炼——本土建筑师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实践及其对职业诉求的影响(1937-1945)[J].建筑师,2024(04):97-106.
[3]吴杨杰; 朱晓明. 从机构到个人——抗战后期杨廷宝受资源委员会派遣出国考察述评, 建筑学报,2020, No.22(S2): 221-226.
[4]吴杨杰; 朱晓明. 抗战与重建——杨廷宝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实践活动研究(1938—1948)[J]. 建筑史学刊, 2022, 第3卷(第4期): 37-49.
[5]吴杨杰; 朱晓明. 现代性的在地传承——3个亚洲现代主义大师自宅的启示[J].世界建筑, 2020, 07:101-105+125.
[6]朱晓明; 吴杨杰. 自主性的历史坐标 中国三线建设时期《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BJG20-66)的编制研究,[J].时代建筑, 2019, 06:58-63.
[7]朱晓明,吴杨杰.独立与外援 柬埔寨新高棉建筑及总建筑师凡·莫利万作品研究[J].时代建筑,2018(06):131-135.
[8]朱晓明; 吴杨杰. 新中国“全国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评述,[J]. 建筑学报, 2018, 11:72-77.
[9]朱晓明,吴杨杰,刘洪.“156”项目中苏联建筑规范与技术转移研究——铜川王石凹煤矿[J].建筑学报,2016(07):87-92.
[10]朱晓明,吴杨杰.《建筑大师自宅》,201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招生类别:专业型
招生方向: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