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7日下午,湖南科技大学校园里热闹非凡,一场由共青团湖南科技大学委员会和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绘本奇趣嘉年华”与“粽情端午,传承文明”双主题文化活动火热开启,十一大摊位同步亮相,为师生与幼儿园小朋友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盛宴。
非遗缠花工作坊打破传统题材限制,志愿者用蚕丝线缠绕出各种端午主题立体饰件。

(志愿者帮助小朋友作立体饰件)
在非遗竹编创作区,学生们将纤细竹篾经纬交错,编织出精巧的端午龙舟船模。有别于传统平面编织技法,学生创新采用弧形骨架支撑工艺,运用双层穿插手法打造出6-15厘米长的立体船体。船头身点缀彩丝缠绕的挂饰。

(志愿者正在制作竹编小船)
手绘脸谱环节,学子们执笔描摹《钟馗捉鬼》《霸王别姬》等经典戏曲脸谱,朱砂勾丹凤、金粉点额黄,在油彩流转间重现非遗戏曲妆容的精髓,部分作品结合现代泼彩技法创新纹样设计。

(大学生们用画笔勾勒脸谱)
活动现场弥漫着艾草清香,香囊制作区提供薄荷、陈皮等十余种中药材,学生依据古方调配驱蚊安神香包;手绘团扇区以“清风徐来”为主题,工笔花鸟与抽象水墨在绢面上交织还伴随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

(学生调配驱蚊香包)

(志愿者创作多彩团扇)
本次活动中,青年学子既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又是创新表达的实践者。青年学子以粽形缠花对话屈原的浪漫,用卡通脸谱演绎文化的呼吸,在艾草香囊中藏进千年智慧,让团扇水墨晕染出时代审美。他们以“守正”为锚——复原古方、临摹经典,让非遗基因在校园扎根;以“破界”为帆——融入科技、碰撞潮流,赋予老手艺年轻的语法。今日,非遗的薪火在青年手中化作璀璨星链;明日,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必将编织出文化自信的更辽阔图景。


(志愿者合影留念)
(一审:刘琪 二审:刘重矿 三审:马忠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