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6日,“智慧营造·AI技术”两岸青年学者联合培养计划暨“低碳助推乡村振兴”2025年湘台青年创新融合交流活动在湖南成功举办。湘台青年以科技为纽带、以创新为引擎,深度探讨AI技术赋能低碳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为湘台两地院校产学研合作、青年同心奋进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一、以“智”为媒,搭建湘台两地校际合作坚实平台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青年创新融合持续深化的时代浪潮中,校际学术交流已然成为凝聚同胞共识、共促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本次活动精准锚定智慧营造与低碳设计这一前沿交叉领域,紧扣绿色发展与科技革新的时代命题,旨在打破地域壁垒与行业界限,构建起跨海峡、高规格、常态化的学术对话与资源共享平台,为湘台两地高校教育科研协作注入强劲新动能。启动仪式上,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建勋对两岸学者及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我校将以举办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圣约翰科技大学紧密合作,共同携手两岸院校培育低碳设计与智慧营造领域的青年人才,以科技赋能乡村建设,以创意促进两岸融合,携手共绘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随后,湖南科技大学与圣约翰科技大学双方代表就两岸青年学者联合培养计划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明确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项目协作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为两岸学术资源共享、创新成果转化奠定坚实基础。
新党副秘书长、主席特助、桃园市政府市政顾问游智彬在致辞中谈到:“两岸在AI技术领域与创意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新时代、新使命,我们应以两岸高校交流为契机,聚焦智慧营造技术与AI算法在绿色设计创作、技术运维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共同搭建‘智慧营造·AI技术’的学术交流平台。”

图:启动仪式现场
二、以“慧”为引,碰撞湘台两地行业发展前沿思潮
湘台两地因文脉相连而情谊深厚,在行业发展领域更需深化协同,激发两岸行业前沿思潮的交流碰撞。圣约翰科技大学相关学者带来《基于亚翔工程集团体系创建圣约翰科技大学智慧营建工程系》的主旨分享,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肖毅强教授则以《数智时代可持续设计思考》为题展开深度解读。在两岸智慧营造与乡村振兴学术交流会议上,两岸青年学者与行业代表从技术应用、实践案例、产业趋势等多元视角,共话智慧营造与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亚翔工程集团营销总监李仕伟倡导挖掘乡村文化内核,通过文化传承、产业赋能等实现永续发展;湖南科技大学吴越教授秉持“保护优先、减法为主”原则,打造低成本乡村本味空间;台湾低碳建筑联盟总召集人张水田提出近零碳技术方案,让建筑成为“疗愈载体”;湖南大学卢健松教授则提倡与践行传统布局与现代需求融合。活动期间,两岸青年学者与行业代表走进长沙湘江文化带,深入岳麓书院与橘子洲头开展考察调研,共同追溯文化根脉,共话科技与文化、生态的融合路径。一行人结合两岸优秀实践经验,围绕AI云端处理、低碳建筑技术、乡村规划设计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在交流中学习互鉴,碰撞前沿思潮。
圣约翰科技大学相关学者在交流中指出,“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建筑行业生态,两岸需共同重视智慧营造的数字化转型,以技术协同筑牢发展同心桥,两岸青年更应把握科技革命机遇,交流碰撞行业发展前沿思潮,在创新中深化合作共识。”

图:学术交流会现场
三、以“营”为径,探索湘台两地产学研融合实践路径
在湘台青年创新融合交流活动期间,两岸青年学者与行业代表循着“科技赋能、乡村焕新、文旅升级”的考察调研脉络,深入湖南科技大学、浏阳市、张家界市等多地开展实地走访,以沉浸式体验解锁两岸高校产学研融合的多元可能。一行人走进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近距离目睹了“海牛Ⅱ号”的硬核风采,直观感受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让两岸青年学者与行业代表纷纷感叹“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范本就在眼前”。乡村振兴一线的鲜活实践同样令人瞩目。在浏阳市古港镇,白鹭村的生态宜居规划、宝盖村的特色产业培育、梅田湖村的文旅融合发展,构成了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画卷。一行人漫步在整洁的村道上,与村干部、返乡创业青年深入交流,亲身感受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台湾学者表示,湖南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极具借鉴价值,为两岸农业、文旅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思路。在张家界市,两岸青年学者与行业代表先后走访武陵源区与七十二奇楼,调研当地建筑产业与自然资源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一行人围绕低碳建筑技术、文旅IP打造、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碰撞出合作火花。
台湾里敬建筑联合创始人李仕栊在交流中感慨:“湖南在智慧营造与乡村振兴领域的实践成效令人震撼,从尖端科技到乡村治理,再到文旅融合,处处彰显着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大家纷纷表示,期待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动技术共享、资源互补、成果转化,让两岸合作之花在实践中落地生根、绽放异彩。

图:考察调研现场
四、以“造”为任,谱写湘台两地青春共奋进新篇章
湘台两地地缘相近、文脉相亲,青年一代始终是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中坚力量。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湖南科技大学与圣约翰科技大学深度合作的坚实基础。在具体推进中,一是两校将整合优势学科资源,聚焦智慧营造、AI技术、文化创意等前沿领域,共同设计模块化实训内容,邀请两地行业专家、骨干教师共建线上实训课程,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互补互鉴,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协同提升,为两岸建筑产业与文化发展培养兼具跨文化视野与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两校将常态化举办两岸青年学术沙龙,围绕青年关切的学术热点、产业趋势、文化传承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通过分享科研心得、探讨产业机遇、共话文化根脉,在思想的交锋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三是构建长效交流机制,为合作续航提供了坚实保障。明确合作目标与实施路径,推动学术资源共享、师资队伍互访、学生交换学习等常态化开展。同时,聚焦本次活动中形成的合作意向、科研成果,搭建转化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湘台青年的智慧结晶转化为推动两地发展的实际成效,让青春的合作之花在持续深耕中结出丰硕果实。
无限方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AI产品经理林子廷在活动尾声表示:“此次湖南之行让我看到了两岸高校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返台后将以科技为桥、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积极推动湘台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助力两岸融合发展迈向新阶段。”
此次湘台青年创新融合交流活动,在搭建校际合作平台、碰撞行业前沿思潮、探索产学研融合路径中,造就了湘台青年智慧与力量的深度凝聚。从学术研讨的思想交锋到实地考察的实践感悟,从文化根脉的共同追溯到合作共识的深化筑牢,活动不仅为AI技术赋能低碳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多元解决方案,更奏响了两岸青年同心奋进、融合发展的青春乐章。未来,湘台两地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高校协作、产业联动与青年交流,让创新之花在互学互鉴中持续绽放,让合作之路在携手同行中越走越宽,共同书写两岸融合发展、共促民族复兴的崭新篇章。
(一审:汤顺鑫;二审:马忠石;三审:余翰武)